真實虛假交錯的縝密故事
電視劇一開始就展現出了絕對的視覺震撼,以及對小細節的堅持。雖然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平霖市」,不過因為取景都是在我們最熟悉的台灣,並且故事中穿插了一些真實發生過的命案,所以更增添了戲劇故事的真實性。
我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完全沒有出戲,也沒有覺得不合邏輯的部分,故事情節都最後不算是真的天翻地覆的大翻盤,但一切都合情合理——我覺得合情合理是推理故事最困難的一點,因為只要讓人覺得無法在情理上都可以理解,推理故事最核心的推動點就會顯得薄弱不堪。而《誰是被害者》的編劇在這一點上幾乎做到滴水不漏的程度。
而本劇在處理角色們間的情感流動,也拿捏得宜,在有限的篇幅中交織了每個角色在這個社會上的無可奈何,我們或許都是求父母愛卻無疾而終的孩子、我們或許都是在社會上打拼卻在中年被公司一腳踢開的員工、我們或許都是身處不公平的對待卻無法伸張正義的旁觀者......這部影集沒有絕對善與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能為力,但這就是生命的態樣,這就是社會的真實面。
幸福的樣貌無法複製
「我以為我成立一個家庭,我以為我結婚,我就可以跟別人一樣,我可以跟別人一樣,但是我也只是一直在傷害你們,我以為我離開,事情會變得更好,我不知道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這段台詞,張孝全飾演的方毅任,喊的好悲傷,好悲傷。
在這中間,當方毅任極盡想要表達自己的努力與愛,但小孟那聲沒有真正打斷對話的「你沒有」,比起任何控訴都還要沈重、還要犀利。我在螢幕前,覺得小孟這聲「你沒有」,喊得我幾乎心碎。
這對父女,點出了不懂愛以及渴望愛的關係,對於不懂愛卻被要求付出愛,以及渴望愛,卻無法得到愛而絕望的父女倆,在這個要求要幸福的世界上,如同身處永不見日的地底。
這個社會太希望所有人都一樣了,卻不在意每個人的不同,雖然托爾斯泰講過一句話:「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但其實,每個「家庭」的幸福,真的,都不一樣吧。
張孝全飾演的方毅任,完全不適合走入家庭。硬是走入家庭的後果,沒想到,卻不只有他自己一個人承擔。這些,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身為父親的方毅任,就算再怎麼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或是自身就是沒有這樣的能力),也並不是抱持著想要傷害妻子與女兒的心情成家立業的。
但確實,獨自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對方毅任本人,或是他身邊的人,都比較好吧。
多希望自己能夠被看見、被尊重
劇中的人物,從「謀殺」到「自殺」,故事慢慢帶出了人物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痛苦,而多數的這些人,想要的,不過就是被公平對待、被尊重;而非因為自己的性向、外貌、身體健康等因素被社會遺棄。但是當一切似乎都已經毫無翻身的機會時,製造讓這個嗜血的社會必需去看見,甚至主動追擊的,或許就是驚悚的死亡謎團吧......
用自己的死,讓這個世界看見自身曾經存在的意義......用自己的死,控訴這個世界的殘忍......
看劇時,不管是在哪個角色上,或多或少都能引起共鳴。
而這部電視劇,也深刻的體現了面對死亡時的無助與悲傷——不管是自願還是非自願的死亡。不過,我認為這部劇中,沒有一個人是真正想要自殺的,可是,他們已經,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生與死的辯證
看完《誰是被害者》我才突然想起來,為什麼有些類型的戲劇讓我如此痛恨,痛恨的原因,或許是有些戲劇,把生離死別當成一種浪漫;把死亡在肉體上造成的醜陋與絕望,這麼輕描淡寫的當成是浪漫。我覺得這種「浪漫」對於死亡是一種褻瀆,是沒有親眼見證死亡的人的無知與天真。
但是這部劇沒有。
這部劇沒有這樣對與死亡的爛漫想像——那些淒慘的屍體、那些被丟棄在養老院的頂樓密室,只有等著死亡的垂死之人,我甚至覺得當那幕畫面出現在我的螢幕上時,我似乎隱隱約約聞到了病人身上的死亡味道......
死亡是有味道的。
李雅均這個角色讓我想到了維也納的【蘭茲的死亡天使】事件(護士用嗎啡劑量決定病人生死),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是都有點想要扮演上帝、想要控制死亡的意味。名義上是不想要人要死不活的拖著、苦著,卻也違背了自然生死的法則。李雅均輕輕地、柔柔地,在絕望的人們耳邊低喃
最後,關於「生跟死的辯證」,藉由探監時的徐海茵跟李雅均做了一場精彩且發人深省的思辨過程。
而或許阻止更多悲劇的方式,就是去理解每一個人背後的故事,這的確是一種烏托邦吧,我想,這也是這部電視劇希望能夠在帶給觀眾娛樂之餘,也能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留下一顆試圖包容他人、理解他人的,小小的種子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