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116239-1223788485  

  雍正皇帝好忙啊!忙著跟若曦談穿越時空之戀不說,還要處理爭得你死我活的後宮。

  請各位愛戴四爺吳奇隆大哥的觀眾不要生氣(把雍正演帥了不是他的錯),因為我覺得陳建斌的雍正比較有皇帝架子,所以放了一張咱們比較不帥版的雍正皇帝!

  最近重播又重播的甄嬛傳依舊火紅,連不愛看連續劇的LomoLily也被燒的體無完膚,與朋友講話都是娘娘來本宮去的,走在路上還會聽聞隔壁桌人講著華妃名句「賤人就是矯情」!爆紅程度可見一斑。

  後宮甄嬛傳對於史實非常講究,禮儀用語也有所考究,最近的國文老師應該很開心同學們各個對古文興趣大增,隨口來個甄嬛體定不為難事!但本劇中仍是與史實有稍許出入(例如嫁朝瑰公主之事查無記載),但卻在許多細節上帶給觀眾一些冷門知識(例如第39集所說的命叛亂的八王爺改名阿其那與九王爺改名賽斯黑,此事為歷史所載)

  不過,在介紹雍正生平前,LomoLily要先在這邊解一個自己的疑惑,此疑惑乃查資料時所生,就是:「十七爺果郡王究竟叫允禮還是胤禮!!??」

  查了老半天,在好幾筆資料互相查看過後,終於讓我找到了!

  正解如下: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8個女兒活到成年。康熙諸子初隨「承」、「保」、「長」等字、後均隨「胤」字。之後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怡親王允祥逝後其名改回胤祥。

  所以嬛嬛心愛的果郡王在雍正時期是叫允禮沒錯

rdn_4f8e1d37ede40  

李東學的果郡王真是帥到掉渣

 

 


 

 (以下回到正題) 

 250px-Emperor_Yongzheng  

  雍正帝康熙十七年-雍正十三年,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

  愛新覺羅氏,名胤禛,(滿語轉寫:In Jen ),康熙帝第四子,死後葬於清西陵中的泰陵

  雍正母為康熙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雍正在位時期,置軍機處加強皇權(傳說中設置了血滴子)火耗歸公與打擊貪腐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對康乾盛世的延續具有重大作用。

 

 

出生與早年

  胤禛於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時出生。

  由於其生母烏雅氏出身低微,沒有撫育的資格,此外,清初時後宮也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因此胤禛小時候由孝懿仁皇后撫養。康熙皇帝曾評價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後經胤禛請求,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語。早年曾隨康熙巡歷四方。

 

爭奪儲位

  康熙曾二廢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罷黜太子胤礽

  在推選新太子的過程中,胤禛支持復立胤礽,同時與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關係。(果然老謀深算)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復立胤礽為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次廢黜胤礽,自此不再立太子。爭奪儲位鬥爭轉入暗處而更加激烈。

  胤禩因爭奪意圖過於明顯而被康熙斥責疏遠。

  胤禛表面不問時事,沉迷釋教道教,自稱「天下第一閒人」(假的吧),與諸兄弟維持和氣,暗中與年羹堯隆科多交往,加強自己的勢力集團,同時向父親表現孝順,且在治理黃河水患上取得自明初至清初最傑出政績成就,贏得康熙的信任

  康熙晚年,胤禵得到賞識,任命其為大將軍王出征西北,時人猜測是康熙心中的繼承帝位人選,惟胤禛也屢次被遣為代替天子主持大祀。

  另外康熙曾引用宋代文豪蘇軾留侯論》裡面這句「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交給胤禛一塊「戒急用忍」匾,因為他擔心這個兒子生性比較急躁,希望胤禛要好好修養自己的品德與性情,同時也有勉勵的意味。

  補充:胤禩(八王爺)胤禟(九王爺)被鎮壓的時間為雍正初年。然胤禩於雍正在位期間陰謀兵變沒有任何史料證據,屬虛構。

 

001bb9d887540ed983bc3d  

若說甄嬛傳是美女如雲,那步步驚心就是集帥哥之大成了!

但LomoLily只鍾情(右三)十四爺

 

即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十一月初七12月14日康熙在暢春園患病,初九胤禛奉命代康熙於冬至天壇祭天十一月十三12月20日康熙病亡。當時胤禛並不在場,由隆科多宣詔傳位雍正。

   雍正四十五歲即位,其即位經過至今也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對其繼位之說有多個版本,為清宮三大疑案之一。(「雍正奪嫡」和「太后下嫁」與「順治出家」並稱「清宮三大疑案」。)

  清朝官方史記所說,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病逝於北京暢春園內。之前,召七位皇子至病榻前(雍正不在其中,此時正代康熙在天壇祭天),由提督九門、衛戍京師的雍正之舅-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隆科多傳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

  《康熙遺詔》滿、漢原文皆為:「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雖然民間傳聞康熙皇帝本意將皇位傳給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將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而奪得皇位。但此說有破綻:第一,當時清朝內宮事務一般用滿文,因此康熙遺詔尚有滿文版本,民間傳說重在漢文、對滿文欠缺細膩解釋,也忽略若先修改漢文『皇四子』仍難以篡改滿文遺詔。第二,遺詔事先要密藏,有宮人互相監督,所以當有完備機制保護。第三,清朝文檔對皇子素以「皇四子」或「皇十四子」稱之,亦非稱呼「四皇子」或「四子」,因此更不會出現修改後還可以讀得通順的情況。

   此外,一說康熙傳位皇四子胤禛的用意是讓胤禛兒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將來繼承清朝皇位。

   還有種說法認為,康熙死的時候,突然發現沒有指定繼承人,雍正利用當時的自己的政治優勢(他代父親主持大祀),聯絡隆科多,並軟硬兼施說服八阿哥同意擁護自己即位;屬於在突發情況下巧妙利用政局的結果,但此說猶低估八阿哥等競爭者對大位的渴望。

   雍正繼位,對其兄弟手段頗為毒辣,用各種方式進行迫害。(傳說中的血滴子鐵定頗好用!)

 

 

政事治理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堯隆科多

  年羹堯先後被任命為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赴青海征討厄魯特羅卜藏丹津叛亂,成功後封為一等公,成為實際的西北王。

  隆科多為吏部尚書步軍統領、兼理藩院,賜太子太保銜,被雍正尊稱為「舅舅」。

  兩人都顯赫異常,但未過幾年,即被雍正整肅。年羹堯賜死,隆科多被禁死,同時雍正興起文字獄打擊兩人勢力(汪景祺案和錢名世案)(甄嬛傳第43集也有演出)。

  對於隆、年的死因,有人指出是由於年、隆位重之後過於驕奢、行為不檢,加上結黨營私,觸犯了皇權的大忌,為雍正所不容。

  但雍正早年過於寵信放縱,隨後又殘酷打擊,被史學家所批評。另有人與雍正得位傳說聯繫起來,認為隆、年參與此事,知道太多而被「兔死狗烹」。

 

評價

   雍正是歷史上一位能幹的皇帝。

  許多野史都把雍正描述成一個殘忍無情的皇帝,指雍正是篡位而起,又把雍正描寫成一位毒死父親、氣死母親、不務正業的人;直到近代經多番歷史研究,部分史學家反對這些看法,使近代對雍正評價轉趨正面,讚揚其勵精圖治,革新吏政、活絡經濟、提昇民間生活水準的政績,而且近代研究發現對雍正負面評價部分是當時被雍正處置的官僚刻意捏造的負面形象。

  英國歷史學者史景遷認為:雍正的父親康熙為政寬鬆,執政末期受儲立之爭所擾且出現典型長壽帝王的統治能力退化現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滿清實已浮現官僚組織膨大腐敗、農民生活水準惡化的危機;由於雍正即位時正處於政治歷練、精神與人格上的成熟階段(45歲),因此得以精準的分析問題並有魄力的作出應對。他的改革同時包含力行整頓與和現實的妥協(如火耗歸公養廉銀)。

  雖然史學家黃仁宇認為雍正未能瞭解與解決明清兩代作為內歛式王朝的根本問題,但滿清得以建立起一套繼續運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統治體制,而未淪為「立國百年而亡」的異族王朝,此當歸功於雍正一朝的改革。

 

 

下載  

OS:歷史果然還朕一個清白

 

(全文資料來源自維基百科康熙雍正與諸位親王交叉比對編輯)

下集待續

 

 

 

 

 

 

arrow
arrow

    Lomo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