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73761_699442233415400_220750881_n  

  這是我第一次在這個部落格寫有關藝文活動的生活分享,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舞台劇。

  我常常看展,但是這麼深刻的展演,卻也是第一次。

 

  今年我認識了很多很棒的人,這群朋友有夢想,有理想,並努力去實踐著,像是生命中耀眼的光,夢想對他們甚至對我而言絕對不只是口號而已,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努力往前邁進。

  On Stage表演藝術工坊的朋友們,就是這麼認真努力的,去踏實,我們所說的夢。

  《陳玉蘭》,On Stage今年在台北藝穗節的戲劇展演,由張文易、Kris Lai,劉以琳、廖祐慶演出。

 

  我們在華光社區。
   讓故事發生在這裏,讓更多人知道,這裏發生的故事。
   關於親情,友情,失去的名字;
   關於愛,被拆掉的房子,留下來的家。
   她忘記了阿嬤的名字,腦袋努力死守住阿嬤還在的畫面和那一句話:
   『記得喔,找無路的時,報阿嬤ㄟ名,就能回家。』

   是的,也許房子毀了,但家還在。」

 

  其實,《陳玉蘭》劇本的背後故事是沉重的,也是近日炒得沸沸揚揚的議題--華光社區拆遷。但我並不是因為華光社區議題而去看的,一開始,就只是朋友的邀約而已。

  我抱著輕鬆期待的心情前往,卻在一個多小時的表演後,重新去思考感受生活中那些珍貴深刻的事。那些無論是價值選擇之後必然的爭吵,每個人珍惜重視的事物的不同,儘管都是一顆真誠的心,卻有可能因此破碎不堪。在面臨著被拆遷的家園,我們會選擇什麼來捍衛?居住正義?所愛之人的安穩生活?還是我們只想躲得遠遠的......不光只是華光社區,而是生命的種種。

  或許,我才應該是最不需要被提醒要記得感恩及記憶的人。因為我比我認識的許多人,對於這些一直都更加執著甚至有點偏執病態。我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也是個非常珍惜回憶的人,我不可能,會忘記過去。但往往,我總是被要求被期待「忘掉過去」的活著。

 

  《陳玉蘭》讓我哽咽的那一瞬間,不是大部分人的哭點,不是哀傷的橋段,而是當阿芬阿水以及阿嬤在房間裡看著球賽時,三個人在電視機前尖叫著感受球場上的激昂,的,那一刻。

  那一刻,我哽咽。

  為什麼連這麼微小的幸福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奢求呢?

  就像劇中阿芬穿著阿嬤的舊衣服,對著阿水辯解:「我只是不想要這些我珍惜的事物改變而已!」我望著眼前近在咫尺的阿水與阿芬,眼淚奪眶而出。

  是啊,為什麼只是希望所愛的人所珍惜的人永遠都在身旁卻是一個不被允許的希望?對阿芬來說,對許多人來說「華光社區」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乘載滿生命歷程的「家」。

  睹物思人並不是空話,為什麼非要放掉過去才是正確的生命方式呢?對我而言,我選擇了留下東西來強迫自己不忘記那段過去,不忘記我曾經深愛的人,也許,也只是不想忘記那個曾經用盡力氣去愛去珍惜去勇敢的自己。或許是因為我的心有某部分的缺口,所以我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但是,接受這樣的自己,有什麼不對呢?我望著阿芬,聽著那段我完全可以理解的話,震撼著這段我根本沒有力氣為自己辯護的話,掉下眼淚。

 

  《陳玉蘭》或許是沉重的,但絕對不是哀傷的,因為就如同生命,寒冬過後的暖春,會更加美麗堅強。

  議題或許是敏感的,但絕對不是操弄感情而已,而是反思過後重新關心我們生命中的事物。

 

  此篇文章,獻給On Stage的Jen以及Kris,獻給我生命中,我所珍惜深愛的每一個人。

 

 

 

  【後紀】

  《陳玉蘭》在台北藝穗節的表演已經有兩場完售(9/5.9/8),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方圖片中場次時間,並上網至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購票:)

未命名 - 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moLily 的頭像
    LomoLily

    LomoLily的假文青世界

    Lomo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