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整理)



  
  禮拜五上完課就去看了當天上映的《黑天鵝》,看完後有點傻眼,甚至有點嘖嘖。

  原本很期待這部電影,但是看完後,算是期望越大,失落也越大。
  
  有人說,這部電影的感覺很像李奧納多演的《隔離島》,但在我還未看《黑天鵝》時我就認為應該不會太相像,因為兩者有著很重要的差異--「環境的封閉性」與「故事背景的設定」。

  《隔離島》的故事環境是發生在封閉的小島上,所以主角的處遇可以說是寡不敵眾。(一個人對抗一整個島的特定人,也就是說沒有另外非島上的一群人來證明主角有發瘋或是沒有發瘋。)
  
  但《黑天鵝》的故事環境其實是開放的,因為主角所處的環境並非是封閉性強烈,無法有人任意改變的。雖然是特定的生活圈與在這個生活圈所常出現的特定人,但這個生活圈其實是可以有不特定人闖入的,故我們可以在一般情況下較容易分辨出發瘋的是誰。

  
  而《隔離島》的故事背景已經是由精神病院裡的患者所為背景的設定,這點與《黑天鵝》是在一般都市裡的芭蕾舞團並不相同。
  
  在《隔離島》中,如果先假設只有主角一人是沒有發瘋的,而與一整個精神病院的患者與少數的管理者兩者相較之下,在我們一般的理解下,我們會認為主角是正常的,但這就是弔詭之處,因為主角是唯一與他人「不同的人」,而「正常」這個詞,基本上就是兩著相比較之下的結果。
  
  所以倒過來說,唯一正常的主角,對另外一方的人來說,其實是不正常的。
  
  扣著這個點,《隔離島》就成為了難以解開的謎。
  
  但是《黑天鵝》並不是以「正常或是不正常」為故事的主軸,應該說,《黑天鵝》是一個精神狀態極度緊繃的人由正常邊緣開始發瘋的過程。
  
  對,在看完《黑天鵝》後雖然有一些對於電影細節的小疑惑,但整體來說,這部電影就是一個發瘋的人的故事。



 
  就我看來,《黑天鵝》的拍攝手法雖然因為主角的發瘋(幻覺幻聽)而感到真真假假,不知道何謂真實,但這很明顯,並不是故事主要所要表現與傳達的。
  
  但比較令我失望的是,雖然娜塔莉波曼在電影中所飾演的主角,真的是一個溫柔、脆弱、求好心切、極度壓抑感情的女生在情緒崩潰後而性情大變,兩者之間的對比真的是演的淋漓盡致,但這完全是主角的獨角戲,就我而言,故事如果再多加描述主角的壓力來源,或是一些人與人之間緊繃的關係性,那這部電影一定會更好看。

  
  在《黑天鵝》的電影元素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發現妮娜(女主角)的母親是她眾多壓力的主因,這點,在我看電影簡介時,我立刻聯想到了舊片--《鋼琴教師》,這部得獎的電影整體色調比《黑天鵝》更為黑暗,而也更加著墨於女主角與她母親之間的控制與被控制。
  
  在這樣的控制與被控制之間,主角所要拉扯的,往往不只是相反的對方,還包跨了要跨越長久以來被壓抑的自己。
  
  這個重要的基礎,在《黑天鵝》裡並不明顯,但是女主角情緒失控的程度卻遠遠超越《鋼琴教師》的女主角。
  
  我想這可能與兩部電影的女主角個性並不完全相同有關,因為《黑天鵝》中的女主角個性著實比《鋼琴教師》的女主角還要脆弱,就這點來看,她確實更加不可能再承受更多的壓力。
  
  而《黑天鵝》中,女主角所要壓抑的除了感情外,還有性。
  
  這一點,電影中有點到,但是並不深入,而《鋼琴教師》即是以此為主軸,而貫穿了整個故事。(《鋼琴教師》的電影是架構在壓抑的性與慾上,但是《黑天鵝》並沒有將焦點放女主角的性慾上,而是更旁觀的表現她整個人在情緒失控後產生的幻覺幻聽等等。)
  
  相較之下,《黑天鵝》的構成元素都很合情合理,但卻都不深入,這一點我並不喜歡,因為這部電影的人物並非複雜不已,在已經控制了人數的狀況下,其實是可以對於這些人物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做更多的描述的。
  
  《黑天鵝》在網路上被歸類於驚悚片,我想這是因為他的拍攝手法,最好的例證就是妮娜在有壓力時就會一直抓自己的身體,這很明顯是一種情緒的釋放,更嚴重一點是有自謔傾向,但是電影的拍攝方式卻搞得很像鬼片,好像主角莫名其妙身上一堆傷。
  
  於是,在於要嚇死觀眾或是要讓女主角好好的發瘋間,我想是需要選一邊站的。因為女主角其實是被自己的情緒失控所折磨的非常痛苦的,若是以這個觀點所拍出的電影,或許觀眾會心有戚戚焉,而對於主角極為壓抑的個性產生共鳴,但是,我們沒有。
  
  在因為主角的幻覺與幻聽而被嚇了半部電影後,我們開始發現是主角在發瘋,懸疑沒有了,也就不可怕了,而也因為電影接進了尾聲,所以我們也沒有多餘的情緒對主角有更多的同情。
  
  結果,一直以為是懸疑片的觀眾,因為謎底非常的簡單(主角瘋了),整個好奇心也消失了,也早就忘記主角是有多麼的可憐對於她的生活。

  
  《黑天鵝》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精彩的部分都剪在了預告片中,相形之下,電影本身非常的無趣。
  
  這部電影,唯一值得讚嘆的,就只有娜塔莉波曼的演技,尤其是在她要在白天鵝與黑天鵝中間做轉換時,當她瘋狂到一個極致,卻發現瘋了的是她自己,而她的情緒又直落谷底,的確就像是傷心不已的白天鵝在表演尾聲一躍懸崖自殺的心情。

  
  影后有望,但最佳影片,我覺得《黑天鵝》不夠格。
  
  還有,該看心理醫生時,最好還是要看一下。
  
  最後,有些男人嘴裡的小公主,並不是唯一。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黑天鵝 娜塔莉波曼
    全站熱搜

    Lomo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